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摘要 【摘要】摘要: 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中华儿女深厚的情感底色,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不仅要求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元素,更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创新。通过生动的课堂讲解、丰富的实践活动以及深入的文本解读,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探讨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DOI
作者王义荣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1月1期
出版日期2024-03-05(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王义荣

甘肃省金塔县职教中心

摘要: 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中华儿女深厚的情感底色,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不仅要求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元素,更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创新。通过生动的课堂讲解、丰富的实践活动以及深入的文本解读,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探讨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爱国主义情怀;策略

引言:中职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尤为重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需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本文将从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和开展实践活动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一、借助自然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通过让学生领略祖国的壮美河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绘祖国山川河海美丽景色的课文。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优美的语言描述,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祖国的美景,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这种情感共鸣可以进一步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例如,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脍炙人口的课文《沁园春•长沙》。这篇诗歌描绘了长沙秋天的美丽景色,展现了壮丽的山河和丰富的物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看红透的万山、碧透的江水,通过这些直观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这种感官上的体验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再比如,《天路》这篇文章描绘了青藏高原的美丽和神秘,展现了高原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文化。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青藏高原,教师可以采用照片或小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青藏高原的美丽和神秘。这种直观的方式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高原的美景和文化,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祖国,从而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结合历史背景知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方面,我们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的美景欣赏上,而应该深入挖掘历史背景知识,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作者的情怀和思想。通过结合历史背景,学生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和不易,从而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例如,在《沁园春•长沙》中,我们不仅要欣赏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秋日美景,更要理解作者在面对这样的景色时,为什么会提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通过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知识,让学生明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激烈,以及中华民族正面临的重大选择。这样,学生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内心的忧虑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以及他那种以天下为己任、勇往直前的革命豪情。同样,在《我爱你,中国》中,我们也要深入分析歌词中的意象内涵。通过思考“青松气质”和“红梅品格”的象征意义,让学生们理解中华民族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同时,也要向学生介绍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让他们明白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这样,学生们就能更加深刻地体会中华民族发展之艰难,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通过结合历史背景知识,让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中华民族发展之艰难,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引导学生成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培育爱国主义精神

当前国家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方式略显陈旧,缺乏创新。为了提高学生对国家事务的关注,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教师需要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方式,如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生动的学习体验。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率,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以中职语文教育为例,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然后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国家精神的纪录片、综艺节目等,如《辉煌中国》、《朗读者》、《感动中国》等。这些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和民族精神,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参观国家文物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国家的伟大和历史的厚重,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借助实践活动,深化爱国主义情感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广泛地组织开展实践活动,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语文课堂,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场所,可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更具体地引导学生感受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寻访红色足迹”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革命历史纪念馆或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实地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让学生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参观结束后,可以要求学生撰写心得体会,或进行主题演讲,以巩固和深化他们的感悟。此外,还可以举办“爱国主题海报设计”比赛。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意,设计一张以爱国为主题的海报。通过这样的创意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能在无形中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使他们更加坚定地树立爱国主义的信念,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结语:在语文教育中,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通过借助自然和人文景观、历史背景知识、现代教学手段和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我们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全振华.试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有效策略研究[J].读与写:上旬, 2021(10):1.

[2]孟凡磊.中职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策略[N].科学导报,2022-05-13(B03).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