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要 【摘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对小学教师的新要求。兴趣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育效果。在此背景下,小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习惯,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其核心素质的发展,为社会培育出综合性人才。
DOI
作者张凌云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5月第10期
出版日期2024-05-17(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张凌云

青海省西宁市五一学校  810000

摘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对小学教师的新要求。兴趣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育效果。在此背景下,小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习惯,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其核心素质的发展,为社会培育出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是一个受到高度关注的科目,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学习。但是,就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而言,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不高,教师缺少高效的教学方式,导致了整个课堂气氛的低落。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树立新的教育观念,组织学生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知识与能力,还能实现自身个性的发展。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主动进行教学方式的优化与创新,将趣味性因素纳入其中,并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科学应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教学结合了图形、文字、声音、动画等多种元素,并具备着进行人机对话的能力,其优势是传统教学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将多媒体科学地运用于教学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构建不同的情景,运用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辅助教学,既能将教学内容充分展示出来,又能突出学习的重点,让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沟通更加多样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与此同时,在这样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下,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接下来的课程也会更加的积极。

比如,在《认识图形》这一课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初步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能准确地辨认出其特征。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一系列由积木拼成的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等,以此给学生们带来一些视觉上的冲击,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为后面的课程学习做好准备。之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们展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正方、圆的实物模型,并且按照顺序,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上台去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以此来对各类图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PPT课件的演示,帮助学生对多样的图形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趣味性。

二、教学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是从生活中产生并最终运用到生活中去的。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注重在教学活动设计中积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最大限度地运用生活元素,创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利用这种方法,把数学观念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并对这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体验,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到校园超市进行商品价格的调查,以此体会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又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自己搜集到的生活废品、饮料包装盒等材料来制作学具。之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设计出汽车、机器人等实体模型,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认识多种立方体。又如,在学习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时,这一课程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就可以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给学生创设特定的生活情景,组织同学们进行情景还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服务员”的角色,把所学到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三、巧妙设计游戏教学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对未知的东西都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也会对新奇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对游戏也非常感兴趣。尤其是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小学生可以玩很多游戏。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以一种充满激情的态度去学习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主动转变教学方法,联系教学内容科学设计课堂游戏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

比如,在《混合运算》这门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个“混合运算大比拼”的游戏。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使他们对基础的数学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在课堂上布置了几套不同的习题来提供给同学们进行运算,并请每个同学写出自己的运算步骤。最后对于用时最短,正确率最高的学生给予奖励。再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效果,教师就可以组织一场速算”竞赛。在课堂上,教师会提前做好 PPT,每次点到一道口算题目,就需要学生迅速计算出来结果,最后对计算速度最快和计算准确的同学进行奖励,选出“口算之王”。通过这种有趣的方法,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达到学有所获的目的

总而言之,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也是学习数学的原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需要,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营造出趣味的课堂,以此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陆光兴. 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探讨 [J]. 智力, 2023, (20): 111-114.

[2] 吴会珍.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3, (09): 101-103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