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

摘要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整体性、连贯性和深度,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通过实施大单元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整合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而学生则能够在更加宽广的知识视野中,深入理解数学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这一教学模式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对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更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在此背景下,对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进行深入探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深入地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
DOI
作者周鸿凤
机构地区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4年5月第10期
出版日期2024-05-17(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

        周鸿凤 重庆市丰都县许明寺镇初级中学校 408314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整体性、连贯性和深度,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通过实施大单元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整合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而学生则能够在更加宽广的知识视野中,深入理解数学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这一教学模式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对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更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在此背景下,对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进行深入探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深入地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具体实践策略,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与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一元二次方程作为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其教学实践应紧密结合新课改的理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以下是对一元二次方程大单元教学实践的几点探索。

一、以任务为驱动,激发兴趣,培育数学素养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以任务为驱动,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激发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兴趣和数学意识。

教学片段1:

问题1:某果园计划扩建,需要考虑果树的种植密度和果园的面积。假设果园为正方形,边长为x米,果树的种植密度为每平方米y棵。根据果园的实际情况,y与x之间满足一定的二次函数关系。请问,如何确定果园的边长x,以使得果树的总数量达到最大?

设计意图:通过果园扩建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一元二次方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二、利用类比思维,深化理解,培养批判性思维

类比思维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方法。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中,我们借助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类比,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

教学片段2:

活动1:回顾与类比

首先,我们邀请学生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其性质。随后,引导学生观察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并尝试通过类比,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一般形式。

教师在此过程中,将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鼓励他们自主总结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其一般形式为ax2+bx+c=0(a,b,c是常数且a=0)。完成定义后,教师会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和评价,确保他们全面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活动2:判断与转化

接下来,我们提供一系列方程,要求学生判断它们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并说明理由。对于非一元二次方程的式子,鼓励学生尝试将其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

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

2x2−4x+6=0 (是)

y=3x2−2x+1 (不是,这是二次函数的一般式,而非方程)

x3−2x2+x−1=0 (不是,因为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3)

尝试将非一元二次方程的式子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

对于y=3x2−2x+1,可以转化为 3x2−2x+1−y=0

设计意图:

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自主推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一般形式,这不仅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同时,通过判断和转化练习,我们旨在加深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理解,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这一概念。

三、开展多元互动活动,构建知识结构,提升整体意识

有效的课堂互动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中,我们设计多元互动活动,帮助学生在互动中构建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整体意识。

教学片段3:

小组合作探究:

问题2:请小组合作,探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并尝试解决以下问题:x² - 6x + 9 = 0。

问题3:小组内部分享各自的求解方法,并讨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问题4:小组合作,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步骤和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在互动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求解技巧,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整体意识。同时,通过总结和分享,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结构。

四、课堂回顾与知识归纳

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总结和回顾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深度的回顾,我们能够进一步巩固已学内容,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甚至可能在反思中获得全新的学习视角和启示。

教学片段4:

1.课堂回顾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程的回顾,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重点知识。

问题5: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过程。从最初对一元二次方程定义的探索,到后来的解法研究,我们是如何一步步深入这个数学领域的?请大家尝试复述我们推导一元二次方程定义及其解法的过程。

学生回答时,教师可适时给予提示和补充,帮助学生完整、准确地复述知识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核心概念和求解方法。

2.知识归纳

在回顾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问题6:经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少收获。那么,在这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有哪些认识或感想想要和大家分享呢?

学生分享时,教师应鼓励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从不同角度提问或补充,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拓宽其视野。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分享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

设计意图:

课堂回顾与知识归纳环节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回顾和分享,教师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他们的总结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表达能力。同时,这也是一个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相融合、内化为自身认知体系的重要过程。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进步和成长轨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索,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与探究精神。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为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晓辉.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J].天津教育,2023,(27):89-91.

[2]王红萍.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4,(13):60-62.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