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小龙人特长教育学校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规划了太多的课堂预设,而忽视了课堂生成,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独特体验。这也会导致课堂僵硬,失去灵活性。跟随新课改的脚步,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挥其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也要关注学生的课后学习情况,从而实现有效的教学。
关键词: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策略
对于语文这门学科而言,有非常多需要理解才能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授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让学生认真听讲,要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多在课堂上运用一些新鲜的教学手段,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手段,充分运用现代互联网作用,结合一些多媒体信息,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更多丰富形式的内容,让学生在听课的时候能够更加投入,还能更大程度地丰富课堂教学的知识,也能让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把语文知识点讲得更加易懂。
当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有赖于先学后教理念的落实,在此基础上有利于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内生学习动力,让学生在自评过程中能够拥有更为清晰的认知,从而将学习时的优缺点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自主评价的习惯。基于此,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课前预习时间,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所学知识留有初步印象,并在后续的课堂讲解、随堂训练中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为自主评价的进行创造有利条件。
例如,在学习《精卫填海》时,本单元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具有很高的可读性,需要反复品味,欣赏语言文字之美。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给予了学生若干分钟的课前预习时间,引导学生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边阅读边标记、边标记边积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效果。此后学生对本篇课文的学习准备、学习过程、学习反思等进行了自主评价,回答道:“经过对课文的细细品读,认识到本文语言平实,饱含情感,看似平淡,但是却极具表现力,对本次的课前自主预习表示满意。”由此学生也初步尝到了先学后教与自主评价的“甜头”,产生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二、加强知识积累,开拓学生视野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思维和知识的关系,切实做好语文知识教学的工作。语文知识教学分为语文课堂上讲授的系统知识和语文课堂包罗万象的知识。课堂上的语文知识包括文字学、语言学、文学等,课堂外的语文知识大多都是课堂知识在社会中的再现,积累和吸收课外知识也是进行思维活动的必要条件。教师应该建议学生不仅仅是只参照课内阅读,还应该关注课外阅读。书读得越多也就越会读,也就越易于转化为写作。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对经典书目进行反复阅读,如《红楼梦》、《水浒传》、《论语》等,每读一遍要有不同的目的和感受,一次比一次深,把一本书读透了,在看其他著作也就容易了多。另外,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阅读一些名著,比如在学习了《观潮》这一课后,学生就可以去阅读类似的其他作品,感受此种文章的写作风格,学会观察和感受生活,并且能够认真做笔记,注重课外知识的积累。
三、引入多样化工具,丰富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引入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活动。通过使用教学工具,如教学软件、教具等,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语文知识和文本的特点,促进他们对语文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语言运用和思考中,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教师还可以借助各类辅助材料和实践活动来丰富教学。例如,引导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通过文学鉴赏和作品解读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验研究等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切身感。
四、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现代教育模式为学生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教师布置作业的方式也不再限于单一的模式。小学生好奇心较强,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采取灵活有趣的作业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学习完《蝴蝶的家》文章后,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可以是想象并写出自己理想的家是什么样,利用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的想象化为文字。这样不但可以加深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记忆生字词,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使他们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学习最新的教育指导方针,结合小学语文教育大纲,选择适合的教育内容,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充满兴趣,而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死记硬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个性化设计和实施教学。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资源和活动,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刘亚丽. 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1(3):40-41.
[2] 王鑫. 群文阅读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J]. 科学咨询,2021(15):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