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小学数学教学
朱育敏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第三实验小学 363000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并在教育和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必须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而盲目地运用信息技术,不但无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会使教学质量下降。初等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开始,也是初等教育的开始。在此阶段,教师要担负起自己的教育职责,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整合
【正文】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包括分享学习资源、打通数学知识系统、引导学生在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建立目标导向等。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1促进学生吸收知识
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推动各个环节和过程的改革和创新,把数学中的一些晦涩的知识变成动画,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记住和领悟数学中的一些抽象知识,从而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和思考之中。从根本上来说,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数学教育模式。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1.2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提供了便利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和谐、平等的课堂环境,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上去,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数学知识,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从本质上来说,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数学中的一些抽象知识逐渐简化,让学生们能够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分析和学习,同时,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团队合作,逐渐地解决数学中的问题。
二、浅谈信息技术整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2.1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地利用信息技术来引导学生,让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了解数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分析和讨论,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从根本上说,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可以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例如翻转课堂、混合式等,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的方式,展开对各种知识点的分析以及探讨,这样有效突出了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主体地位。
2.2促进数学课堂多样化建设
在实践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多种形式的课堂建设。通过网络图片、视频、 Flash动画等多种教学手段,将数学的知识具象化,让学生的思维变得具象化,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数学,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兴趣,让学生们在数学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地引进信息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不断地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并逐渐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三、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3.1建立与问题有关的情境、并做好课堂提问
信息技术可以利用动画、 PPT等创造相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学生能从感觉上切身体会到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同时,在课堂中要注重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适时提出问题,既能有效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反映出学生的听课水平。
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这节课时,位置和方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学习教科书中的知识,学生们必须学会描述自己和别人的位置。在课堂上,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几个学生,让学生站在自己的周围,把自己的眼睛被蒙住,就像是在玩捉迷藏,而学生则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自己想要的人,教师会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来形容自己的位置,教师和学生都要配合,这样的课堂活动,既能将自己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又能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3.2运用信息技术安排相关作业
信息技术最大的功能就是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统计,通过信息处理,可以分析出学生哪些学科的知识薄弱,哪些章节掌握的更好,教师可以通过反馈来进行课后的思考,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二次授课,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分数乘法》过程中,教师们可以通过软件,把作业发到父母的手机上,由父母监督完成,由系统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如果是错误的,则由系统进行分析,教师会根据系统的反馈,进行适当的调整。数学是一门很难掌握的学科,计算属于最基本的一门学科,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找出几个好的问题,然后把它打印出来,让学生们做家庭作业,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练习,如果家里有什么问题,学生就可以用交流软件和教师进行交流,教师会为学生解答一些难题,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3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强调,要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必须从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出发,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把自己当成课堂的主体,而应该积极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体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在将数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引入电教媒介,将电教媒介灵活地应用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地引导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达到由被动为主动的目的。
3.4呈现媒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要求教育各个学科都要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而学科教师要运用情境创设等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应用,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参与。在学习过程中,最好的教师是兴趣,当一个人对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是辅助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创新,丰富课堂形式,确保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流程都能顺利地进行,而且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高质量地完成小学数学的授课。文章对两者的融合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对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顺利进行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麻建华.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J].新课程,2022(35):138-140.
[2]王琳.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方法策略[J].科幻画报,2022(08):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