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自制玩教具的拓展运用
刘为民
湖北省枣阳市直机关幼儿园
【摘要】丰富多彩的自制玩教具给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证又弥补了户外活动中器械单一,玩教具缺少的局面。在教师、幼儿和家长的共同制作下,发现和探索出自制材料的多种玩法,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出发,开展“一物多玩的活动”。
【关键词】户外运动;体育活动;自制玩教具
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重要组织形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的主动参与。”可见,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是幼儿开展体育运动、锻炼身体的重要因素,它既是教师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幼儿与教师、同伴、环境互动的中介。
但在目前的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常存在以下现象:器械的种类与数量有限,形式单一,材料贫乏,使得该类活动常常流于形式,活动仅停留在计划上,实际活动时间及质量均得不到保证。如何丰富幼儿的户外活动器械,自制玩教具就是一个有效手段。它不仅能促进幼儿动手实践能力,还能节约成本,能帮助幼儿充分认识并有效利用身边的各项资源。在提倡绿色环保、节约风尚的今天,怎样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出实用、好玩的玩具?怎样让孩子在玩这些自制玩教具的过程中社会性情感得到培养?怎样才能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制作出实用、好玩又具有教育作用的玩教具呢?同时又让这些自制玩教具为我们教师的教学及日常活动所用。
我们尝试了一些方法,比如:教师自制;家园合作,让家长为孩子制作一些既简单,又实用的玩具,不仅丰富了孩子的活动材料,还培养了孩子的社会性情感。
一、捕捉幼儿兴趣,即兴选取材料
材料的合理投放和运用是幼儿喜欢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可以发动家长协作收集游戏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利用一些废旧材料,对其进行适当加工,如进行的消毒、装饰美化等,丰富幼儿进行各种动作练习的器械。
案例1:百变小鞋盒
为了丰富娃娃家的游戏材料,小朋友从家中收集了大小不一的鞋盒来幼儿园。晨间活动时,鹏鹏拿了两个小鞋盒,一边玩一边大声喊着:“我要开始跳山啦,一、二、三,我快要冲到山对面啦!”原来,鹏鹏用鞋盒当作山,正在全身心地投入跳山比赛。旁边的小小看到此景,也跑回教室拿出鞋盒,由此教师受到启发,既然孩子们眼中的鞋盒可以变成小山来跳,为何不能用来开展体育活动呢?在和孩子商量后,大家一起把鞋盒加固,组合后拿到操场上自由地玩起来。他们有的把鞋盒竖放着跳,有的横放着跳,有的间隔一个跳,也有的携起手来共同跳……晨间活动结束时,孩子们玩得意犹未尽。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因为幼儿的兴趣,普通的鞋盒通过简单的加工就制作成了户外体育活动时的游戏材料,幼儿对活动的投入程度依赖于游戏材料的支持,他们需要的材料不一定是高档的成品材料,只要教师善于观察,做个有心人,捕捉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点,即兴选择适宜的材料和活动内容,幼儿便能乐在其中。
二、关注幼儿需求,探索多层游戏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幼儿,顺应幼儿的需求提供材料,鼓励幼儿探索,生成多层次游戏活动。
案例2:百变小布棒
班上有制作好的每人一条的小布棒,最初孩子们拿它当尾巴,当马骑玩的不亦乐乎。可游戏刚开始一会儿,丁丁便跑过来告状:“老师,老师,皮皮用小布棒打人呢!”“皮皮,为什么打人呢?“我觉得小布棒不好玩了啊!”“那我们再一起改造改造,可以有更多的玩法,但它是用来玩的可不是用来打人的,好吗?”皮皮听话的点点头。
当天晚上就发动家长的力量,在每个小布棒的一头钉上扣子,一头钉上环,第二天户外运动时间,教师把班上所有的小布棒拿出来,告诉了孩子们这个小秘密,看能不能发明出更多的玩法。灵儿把小布棒横着放,当障碍跨;强强把两个布棒连起来,当跳圈、套圈玩……初次尝试后,孩子们创造出了新的玩法,两人面对面蹲下将小布棒变成“竹竿”,跳起了竹竿舞;又把小布棒抬高变成了山洞孩子们在下面或爬或钻或滚,玩的不亦乐乎;最后所有的孩子把小布棒连起来结成了一条大长绳,玩起了跳大绳的游戏……小小的布棒在孩子们手中不断变幻着,不仅激起他们游戏的兴趣和继续探索的愿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基本运动技能。
三、家长积极参与,促进共同成长
在自制玩教具选材上我们尽量利用本地资源,便宜、易找、无毒、无污染。比如,玫瑰饮料瓶子。我们这里是玫瑰之乡,盛产玫瑰以及它的附加品。一般人把玫瑰饮料喝完后包装都扔掉,所以饮料瓶是很好的废旧材料。我们动员家长找来饮料瓶,指导家长做一些玩具。有的家长用瓶子做成响瓶,让孩子们做器械操;有的家长用几个瓶子为一组,做成梅花桩,让孩子们跳、绕、跑、平衡等等;有的家长做成扁担,让孩子变成“挑夫”,负重奔跑……这些材料既具有乡土特色,又环保、无毒、无污染,不仅让孩子了解了家乡、认识了家乡,培养了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且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利用玫瑰饮料瓶制做的大型玩教具还在湖北省、襄阳市获得了一等奖和特等奖呢!
在制作有些玩具的时候,我们鼓励孩子也参与其中,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而且加深了孩子和父母长辈之间的情感。比如,在制作钓鱼玩具的时候,我们让家长来制作钓鱼竿,孩子动手画一些小鱼,这样的合作孩子非常感兴趣,画出了各种各样的鱼类,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丰富的多。还有在制作“方向盘”时,家长用铁丝做圆圈,孩子用绳子来缠,这样的合作使孩子的自信心大增,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玩教具,孩子们玩起来也是特别的开心。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瞧孩子的能力,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我们这些成人无法相比的。
四、鼓励一物多玩,提升运动技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如果活动材料能具有可变性,那么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与玩法就会增加。如:跳圈、走梅花桩等,当幼儿玩了几次后,他们会改变材料的用途,把两只手臂和头伸入圈内当成小乌龟。幼儿还会把梅花桩重新组合,使之呈现出新的活动方式。可变的材料既提高了活动的难度,又重新激起幼儿玩的兴趣和再探索的愿望,更能促进多种动作的发展。
户外体育活动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充分挖掘活动形式,制作丰富的游戏材料,探索一物多玩的方法,从而合理、有效地组织幼儿开展各类体育活动,更好地发挥体育活动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梅娴. 自制玩教具在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J]. 玩具世界,2022(6):73-75.
[2]孙鑫. 自制玩教具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的运用[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8(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