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下如何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胡成轩
四川省威远县竞力学校 四川省威远县 642450
摘要:在我国的教育和文化如火如荼发展的全新态势下,教师想要最大限度发挥课外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就必须要对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全面促进学生文化素质提升和综合能力的发展为前提,优化课外阅读教学架构。文章针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综合语文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引言:
在当前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下,课外阅读成为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提升对小学语文教学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可以活跃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辅助语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化差异,采取有效的阅读引导方式,以此实现阅读效果的持续提升[1]。
一、注重阅读内容的选择
在实际的课外阅读内容选择中,不能单纯依据学生的兴趣来选择课外阅读材料,而是应当尊重学生的实际阅读需求与水平,实现合适的阅读材料推荐,常见的课外阅读材料选择方法包括这样几个方面[2]。
首先是基于教材的延伸,在所学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来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可以从教材文章中的主题思想、文章结构、作者作品等方面进行选择,例如在对《司马光》这篇文章学习之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认为这个故事有没有趣?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开始与后续呢?”由于《司马光》的故事家喻户晓,很多学生都听说过,并对其中的故事情节十分感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将与《司马光》相关的文言文作品推荐给学生,作为基础的课外阅读材料,由于《司马光》属于文言文,而学生的阅读水平有限,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堆通假字进行讲解,配合课外阅读,实现学生的高效阅读。
其次,按照新课标对小学课外阅读要求选择阅读内容,小学语文阅读内容选择的标准主要体现在知识性、思想性与趣味性等方面,知识性表现在丰富学生知识,提升学生阅读技巧等方面,这一类的阅读材料包括中外名著等;思想性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与人生态度等方面,新课标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针对这一类的课外阅读材料选择,可以选择红色阅读材料与英雄人物传记等,例如《毛泽东的故事》《贝多芬传》等;趣味性主要表现在基于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情感体验等方面来选择课外阅读材料,这一类的课外阅读材料类型有很多,例如反映时代精神的《儿童文学》,有着丰富课外知识的《十万个为什么》等,这些课外阅读材料以丰富有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受学生喜爱,教师可以进行有计划地推荐与阅读指导。
二、开展群文阅读,将课外篇目引入课内
教师可以开展群文阅读,将课外篇目引入课内[3]。群文阅读是指教师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将多篇相关阅读集合起来一同进行阅读。利用这种方式,教师能在课上引入课外阅读篇目,将课上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联系起来,在培养学生略读能力的同时,有效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篇目的兴趣。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中外神话故事”为主题构建群文阅读,包括课本文章《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以及课外文章《特洛伊木马的故事》《女娲造人》《沉香救母》等。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阅读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如第一阶段为字词解析,即让学生将文中的生字、生词标注出来,学会读音并理解意思;第二阶段为阅读,即让学生阅读几篇文章并简单地复述其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第三阶段为对比分析,即分析几篇文章的主题,并对比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有什么不同等。这样,通过开展群文阅读,教师能够有效地将课外篇目引到课上,在提高学生阅读量的同时,有效激发学生对中国神话及希腊神话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三、开展课外阅读综合活动
教师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差异和共性,以更好地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为目的,在综合实践活动当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思想。根据课外阅读要求进行小组划分,科学控制小组人数,使其能实现多元互补和共同发展。再围绕实际的语文教学主题和课外阅读要求,合理地进行具有螺旋递进式特点和层层递进式特征的阅读实践任务的设置,利用激励式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热情,使其踊跃、主动地参与,也可科学设置具有综合性、创新性的阅读活动。
例如一周一阅读、书香阅读月,或是以亲情、爱国、童话、小说、名著等为主题的课外阅读活动,让小组学生参与到活动的组织、策划、实践中。教师也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实践动态和阅读状态,结合其具体情况来进行综合性的指导和辅导。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讨论和探究,借助教师和其他学生力量解决课外阅读综合活动当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教师还可结合一些特殊节日,例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母亲节、教师节等,开展相关的课外阅读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相关阅读素材的收集和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和心得总结,加强小组交互和学生交流。也可开展“课外阅读+写作”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相关的续写、仿写、缩写,以及作文创新写作。或是将课外阅读和角色扮演、绘本制作、语文游戏等进行融合,不断丰富课外阅读形式和教学指导方式,以确保每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和综合水平都能得到跨越性的提升。
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新课标环境下的实际教学要求,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基础的必要教学活动,有效的课外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掌握阅读技巧,提升学习效果。为发挥课外阅读的实际价值,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化差异,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内容与正确的阅读方法,搭配阅读活动的开展,实现阅读知识的实践转化,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课外阅读的整体成效。
参考文献:
[1]王静.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20(07):11+13.
[2]张晓丽.如何做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教学[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1):203-204.
[3]付国清.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课外语文,2020(0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