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
王鹤丽
黑龙江省穆棱市兴源镇小学 157515
摘要:随着新课改不断落实,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将小学科学教学方式创新改革,以此保证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不断发展。在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小学科学学科并没有重要的位置,导致学生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没能形成对科学知识的良好探究能力,对于初高中阶段的物化生学习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教师需要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进行小学科学教学,致力于打造充满探究氛围的小学科学课堂,为学生今后的学习能力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探究教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并提出具体的教学方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自主探究能力;策略
我国新时期的发展战略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这代表着科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位置。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往往与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在开展科学教学活动时需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心理,他们更加倾向于研究新奇有趣的事物,以好奇心驱动自身探究能力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创设充满自主探究氛围的小学科学课堂,将小学科学设计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学科,让学生更多的动手实践、动脑研究找到科学的真谛,为今后的学习做好良好的铺垫。
一、根据有效问题,构建自主探究空间
提问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往往仍以“注入式”教学为主,只对学生讲解其中的基础理论知识,而对对应的科学实践活动关注度一般,导致他们无法根据理论知识向现实生活进行有效迁移,不利于自身科学核心素养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在提问过程中需要注重提问的实效性,并在提出有效问题后为学生留下根据问题自主探究与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顺利培养自身科学思维。同时,提问过程的问题不可过于随意,如果学生能够简单的在教科书中快速的找到答案,那么整体提问的效用并没有完全展现而出,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天上的云会下雨?”或“植物在黑暗中能否生长?”这样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实验、观察以及查阅资料来寻找答案[1]。为了更好的保证学生具有自主探究空间,教师需要在提问后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保证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在教学湘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影子的变化》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早中晚时间段下的影子长短都有所不同?”学生会根据这个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并利用不同的材料结合光学知识制作出建议的日晷,让学生在不断的实验记录下解决这个问题。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可以在自主探索科学现象的基础下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这种自主探究空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更多的成就感,以此保证今后自身科学探究能力持续发展。
二、深入挖掘教材,强化学生探究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他们在科学学习中仍然离不开教材的辅助。因此,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从教材中找到合适的角度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促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能够不断提升。同时,小学科学教材中具有丰富的教学案例,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拓展研究,可以让学生的探究欲望迅速提升,也能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科学学习情境,促使科学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比如,在教学湘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水的三态变化》这一课时,教师为了更好的凸显教材中“水的溶解能力”可以根据其中的具体案例,带领学生研究水的溶解能力到底有多强。教师可以在探究前按照书中的说明将盐与白糖加入水中让学生进行观察,了解其溶解情况是不是与书中所说一样[2]。随后,教师将让学生自主在水中加入其他物质,并对溶解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此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全面提升。在本单元的后续教学“水循环”知识下,教师不仅可以讲解水的蒸发、冷凝等过程,还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个模拟水循环的小实验,让他们通过实验更直观地了解这一自然现象。此外,教师也可以拓展学科挖掘深度引导学生可以站在多个角度思考科学问题。比如,在探究完水的三态变化后,教师可以提出扩展的问题再次唤醒学生的探究欲。像“在真空环境中水能否沸腾?”等,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科学学习中培养更加深入的探究能力,并在实践中形成科学思维习惯。这种教学策略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也能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
三、立足实验教学,提升学生探究欲望
科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学生通过良好的实验可以进一步点燃自身的学习能力与严谨的科学学习态度。在过往的科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忽略了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促使学生的探究能力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展,对于自身科学核心素养有着不利的影响。为了让实验教学更具探究性,教师应在实验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例如,在实验设计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而不是直接提供固定的实验步骤。通过这种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学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想法,还能在实验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实验与学生的生活进行紧密结合,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到科学知识在生活的应用,保证他们在科学教学中保持长久的兴趣与激情。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如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实验活动等方式可以有效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这些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教师应继续探索和创新,将自主探究的理念深入贯彻到每一节科学课中,让学生在探索中成长,在成长中创新,共同迎接科学世界的无限挑战。
参考文献:
[1]黄蕾.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9):149-151.
[2]孙莉.探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