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 作者:王雪
  • 出处:《中小学教育》 2023年1月第1期
  • 标签: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度推进,探究式教学也在不断优化创新中获得新的发展。将探究式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还对文本内容的深度学习起到一定帮助。基于此,本文作者结合实际教学,对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实施展开思考。

  • 作者:张丹
  • 出处:《中小学教育》 2023年1月第1期
  • 标签:新课标;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 简介:摘要:在新课标的落实,教育部门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课堂教育的改革,在语文教学中不但可以获得足够的语言知识和技巧,而且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在新一轮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新课标的创新,从被动式学习到积极主动的转变。

  • 作者:李晓琪 宋正学
  • 出处:《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1期
  • 标签:幼儿;体智能;智能化;课程
  • 简介:摘要:幼儿群体的健康发展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学前教育显得尤其重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学前教育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并以落实素质教育提升幼儿身心发展,培养符合21世纪合格的人才为目标。体智能、体适能作为当下新兴的课程,它们对素质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这两门课程既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正常生长,增强幼儿体质,为其将来的身体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且对释放孩子情绪,提高抗压能力,培养其积极乐观的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体智能、体适能课程在培养幼儿强健体魄,促进潜能发掘和提高社交能力方面具有不

  • 作者:张晓然1,2(通讯作者) 张紫阳1,2 姬泓明2 谭朝洪1,2 李海燕1,2
  • 出处:《教学与研究》 2023年 第2期
  • 标签:绿色发展;课程思政;市政与环境;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 简介:摘要:坚持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地下水污染与防治课程作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的一门特色课程,课程与思政元素相融合,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为目标,按照“思政元素挖掘—课程思政课堂改革—课下创新实践开展”的教学模式开展改革与实践,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功能,树立同学们绿色发展理念,积极传递正能量,对实现高质量市政及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作者:李俊、付清华、谢旋
  • 出处:《教学与研究》 2023年 第2期
  • 标签:小学;农村教学;劳动优化教育;路径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入,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优化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入,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然而,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劳动教育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条件落后、教育理念陈旧等。因此,如何优化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优化路径,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推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创

  • 作者:杨浩彬
  • 出处:《教学与研究》 2023年 第2期
  • 标签:红色文化;中职;思政教育;路径
  • 简介:摘要:红色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构筑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力量,是培养青年一代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教学资源。以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切入点,对思政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对深化课堂育人价值以及提升教学底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就红色文化融入中职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作了简要的论述。

  • 作者:柴少曼
  • 出处:《教学与研究》 2023年 第2期
  • 标签:传统文化 童心浸润 文化熏染 价值引领
  • 简介:内容摘要:本课程提倡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本文笔者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六年级历史题材为例,结合实践学习,做了一些初浅的梳理,以期引导学生“情思在预学徜徉萌生”、“精神在故事链接闪光”、“价值在有的放矢中默化”,“内涵在合作探究中开花”,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 作者:傅耀董
  • 出处:《教学与研究》 2023年 第2期
  • 标签:
  • 简介:

  • 作者:罗贵文
  • 出处:《教学与研究》 2023年 第2期
  • 标签:传统文化;技校;美育课程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了现代人的生活,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技校美术课程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应该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教学内容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然而,要想实现传统文化在技校美术课程中的有效渗透,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本文将探讨技校美术课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以期为技校美术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 作者:任赵君
  • 出处:《教学与研究》 2023年 第2期
  • 标签:审美能力;小学美术;鉴赏课
  • 简介:摘要:目前在小学教育中,小学美术鉴赏课教学的难度系数相对偏高,比较考验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为了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主动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结合整个教学中所存在各种问题进一步调整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模式。采取有效性的教育教学,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主动接受艺术文化思想的熏陶及感染。

  • 作者:陈亭
  • 出处:《教学与研究》 2023年 第2期
  • 标签: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情境;活动
  • 简介:摘要:新课标提出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在此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都应该积极进行变革,才能真正让核心素养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落地。本文着重就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以更好地助力核心素养理念落地做详细阐述。

  • 作者:金礼根
  • 出处:《教学与研究》 2023年 第2期
  • 标签:双减;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策略探索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持续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明确立德树人的教学根本任务。因此小学班主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积极渗透德育教学的思想,不仅着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规范。同时国家颁布了双减教学指导政策,其目标是减轻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发挥的空间。因此教师需要学习国家提倡的双减教学指导思想,积极优化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还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

  • 作者:曾桂华
  • 出处:《教学与研究》 2023年 第2期
  • 标签:小学道德与法治;多媒体教学;活跃氛围;优化时间;加深印象
  • 简介:摘要:随着近几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依赖于网络和信息分享的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中被应用的十分充分为推动教育工作长期高效的开展提供了保障,那么在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多媒体教学的形式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也是推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工具。所以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也十分必要,应该鼓励技术人员的更新与发展多媒体技术,对多媒体教学保持高度的使用状态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融合,不仅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课堂中的教学质量。因此,本文将结合多媒体教学在小学道

  • 作者:郭昌勇
  • 出处:《教学与研究》 2023年 第2期
  • 标签: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增加互动;结合微课;课堂提问;
  • 简介: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大多数的知识内容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同时也是学生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导方面,道德与法治学科及传统文化法治知识,行为规范等各方面的内容为一体,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以及价值观念的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能够重视课程教学开展。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探讨。

  • 作者:温兰芳
  • 出处:《教学与研究》 2023年 第2期
  • 标签:新形势;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随着近几年来教育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成为一个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应该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培训力度,加大宣传,建立健全完善的教育体系,让教师能够真正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环节,使之成为朋友,把握好全面性以及教育的客观性,着重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由于学生处于成长中的重要阶段,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接受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长期成长以及发挥教育的作用而言,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结合新形势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展开探讨。

  • 作者:冯子璇
  • 出处:《教学与研究》 2023年 第2期
  • 标签:立德树人;高校;体育教学
  • 简介:摘要:随着体育大国的建设计划逐步推进,全国各大高校也逐渐开始重视对学生们身体素质的锻炼和培养,体育课的不断改革和升级体现出高校对于这一政策的重视程度。本文将从树德立人的教育角度出发,提出三个方面的策略,系统性地探讨如何更高效地实施对大学生们的体育教育,让学生重视体育锻炼,不断提高其身体素质,把握光明未来。

  • 作者:罗敏
  • 出处:《教学与研究》 2023年 第2期
  • 标签:道德与法治;初中教学;爱国主义
  • 简介:摘要:在道德与法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爱国主义精神,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思维模式,综合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本文将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由此,将提出以下三个建议:爱国主义,大国格局;爱国主义,中国使命;爱国主义,少年担当。

  • 作者:文豪
  • 出处:《教学与研究》 2023年 第2期
  • 标签:课程标准背景;小学教育;德育管理;班主任管理
  • 简介:摘要:在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小学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德育教育是重点教学内容之一,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中的重要角色,必然需要承担起教育和引导的职责,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期,思想观念的建立不够成熟,在处理问题上,也存在不成熟的地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需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让学生能够在班级生活中建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和思想观念,从行动上、行为上进行纠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保障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质量。

  • 作者:赵君方 周景芳
  • 出处:《教学与研究》 2023年 第2期
  • 标签:道德与法治 品德修养 初中政治课堂
  • 简介:摘要: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品德塑造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表示,有关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放在更显著位置,在学生内心埋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树立美德。教师作为引路人与执行者,要从学生自身立场与生活实际出发,秉持服务生命的原则,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所遇的道德困惑,立足我们的文化底蕴,基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德育教学,引导学生立德树人。

  • 作者:毛韵文
  • 出处:《教学与研究》 2023年 第2期
  • 标签:板书;板书设计;课堂教学;重要性
  • 简介:摘要:教学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手段,具有其他教学手段和工具无可比拟的优点,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尽管现在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并且进入到了课堂,逐步实现了信息化教学,但是"粉笔——黑板"这一传统的教学手段依然值得继续发扬并为学生学习知识服务。本文阐述了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期提升教师对板书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板书辅助育人的功能。

共 3865 条记录,每页显示 条,共 194 页当前显示第 51 页。